工业数字化软件SaaS之路

SaaS是个好东西,其本质是把原来私有化买下的资产,转为公有租赁资产。对于SaaS客户来说,按需付费按年付费大幅降低了入手成本,云平台有专业的运维、有及时的升级,有丰富的生态,譬如可以选用各种三方服务模块等;对于SaaS供应商来说,可以开拓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新蓝海,同时集中开发、集中运维、线上只维护一个主版本,极大的增强了运维效率。然而就是这么个在欧美已经验证过大受欢迎且可以创造新的营收蓝海的好东西,到了国内后却发展缓慢,尤其在工业领域,很多工厂、IT部门还难以接受。很多从业的主打SaaS的公司多年来苦苦支撑,SaaS业务不赚钱,仍然要靠融资和私有化部署服务大客户来支撑运营。

从促进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工业软件SaaS化这一趋势是可期待的,我们也看到从早期的CRM,到各类云化的工业设计软件,到云平台ERP软件,再到工厂执行端系统如WMS、MES软件都已经有不少SaaS产品推出。如何才能加速推进,是行业内思考的热点问题。在这些软件中,尤以执行端软件(WMS、MES等)转型SaaS化目前接受度最低,与这类软件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执行类软件与场内硬件或自动化设施的交互密切,客户普遍认为操控与数据传输存储的时延、生产执行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习惯于软件部署在本地,不适宜部署在远程云平台。比如拧紧枪装配工位上,控制汽车螺丝拧紧任务的执行单元,一般由工位级工控机或PLC编程完成,要让客户接受控制逻辑由云端软件下发指令还是比较困难的。因而,私有化部署与定制在执行类工业软件中仍然是主流选择。

然而私有化定制必定是定价高、难推广、难维护的,对于客户来其实至关重要的落地细节,对于供应商来说就是鸡肋,赚不了钱,没有前途。为了既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发挥SaaS的优势,我们可以制造一个中间态过渡阶段。

我们必须认识到,SaaS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就是“现场感强”:往往只有1个主流产品版本,线上即客户现场,因而核心的行业顾问、系统架构师、产品研发工程师都可以直接了解到用户使用情况。对比私有化部署,就算是有研发驻场开发、驻场运维,核心人员能有几个能长期在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的,结果便是各种问题解决不了,项目交付水平低下,交付后的运维更是几近于零,工业项目交付率极低、失败率极高。工业落地项目做久了的人心中都明白,现状是极其惨烈的:无论大厂或小厂来实施,10个数字化项目就会有10个大幅延期,5个烂尾,剩下也只能跑通基础的流程,遇到各种异常情况也就跪了,可谓触目惊心。客户被坑的多了,很多被逼地或被吓怕了,宁愿自己招软件开发团队从零开始做,殊不知从整体市场来看,这种逆专业化完全是一种倒退。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私有化部署的现场感差,发挥不出来人才实力。

于是昏暗的工业软件市场上终于透入了一道光:增强现场感就是增强核心竞争力。让核心行业顾问、让核心架构师、让核心产品研发能够直接在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了一个工业软件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有了这一层认识,我们就可以行私有化部署而本质则取了SaaS之精髓,提升实施运维服务能力、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也有很多项需要创新和突破,譬如技术上,如何让一个系统平台,既能散又能聚,散开时是一群SaaS软件的种子,在客户现场或所谓私有云平台上生长,聚起来又像云平台那样可以统一运维、升级迭代,我们不妨称它为“交付平台”;分工上,行业顾问能否直接基于交付平台将用户定制需求转化为原型系统并高频迭代直到生产系统,而软件工程师只是辅助支持;等等问题,需要架构师合理设计。但我们相信,只要坚定走这条创新之路,一切问题都将逐步解决,并最终等到时机成熟,一举直接升级到SaaS化。